底线思维上的生活哲学——读《人间生死书》

来源:中国文艺报道作者:时间:2020-09-11 11:24:51
\

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年9月出版《人间生死书》

  在读《人间生死书》的第二天,手机弹出消息——《黑豹》男主去世,瓦坎达又失去一位国王。

  挺喜欢的一位演员溘然长逝,小小的一本聊生死感悟的书变得异常沉重起来。

  《流浪地球》小说里有一个谜语:

 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,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,这墙向上无限高,向下无限深,向左无限远,向右无限远,这墙是什么?

  大刘给的答案是:死亡。对目前尚未掌握长生密码的人类来讲,这真是一个终极命题。

  区别于东方文化的讳莫如深,也许西方文化对这一话题的态度更为从容:当一个人被推到生命的尽头,死亡会像镜子一般映照出这一世的得与失、幸福与遗憾。而当我们面对生活的虚妄与茫然时,如果以死亡为底线去审视生命与生活,会不会获得别样的启发?

  西方甚至由此而产生了一门学问:生死学。《人间生死书》便是由世界级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·库伯勒·罗斯论述生命与活着的第一本书,与大卫·凯思乐一道,为我们解析多数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的15个人生课题:真实、爱、关系、失去、力量、愧疚、时间、恐惧、愤怒、娱乐、耐心、屈服、宽恕、幸福。

  这些人生课题建立起一套搭建在死亡这一底线思维上的生活哲学,而这套生活哲学又反哺出了更多我们对生命的思考。

  01 这真是我想要的人生吗?

  成年人活得可真累,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
  干着干不完的活左支右绌疲于奔命,面对惹不起的人战战兢兢草木皆兵,成年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忍,最硬的绝招就是怂。时间被996+24小时开机待命所绑架,空间被朋友、同事、亲人所裹挟,于是我们逐渐自闭、开始社恐,开始把自己藏在隐秘的角落里。

  越来越觉得马克思说的对:“人就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”。热热闹闹花团锦簇,推杯换盏载歌载舞,我们看似什么都有,却唯独没有自我。

  莫言在《蛙》里有一段话:“文明社会的人,个个都是话剧演员、电影演员、电视剧演员、戏曲演员、相声演员、小品演员,人人都在演戏,社会不就是一个大舞台吗?

  我们一路走,一路演。从父母眼中的好孩子,到孩子眼中的好父母,同事信任的好伙伴,伴侣喜爱的好爱人,一生都在逐梦“人生演艺圈”。

  很多人只在乎别人口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,但对自己心中的自我一无所知。所以面对夸赞,我们欣喜若狂;面对诋毁,我们义愤填膺。因为不知自,我们很难去理性地评价这种反馈的真伪,时常掉进情绪的黑洞里。

  设想到了那一天,我们终于垂垂老去,穿上病号服在医院里卧床不起,银行家、旅行者、医生或教师的身份通通不在,那我们又是谁呢?

  一位弥留之际的女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:“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,都从来没有人以我曾经历的方式观察或者体验过这个世界,从时间开始,到时间结束,我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  生命的悲剧从来不在于人生苦短,而在于没有活成真正的自己。

  期望我们距离这样的弥留还有很久很久,但我们可以时常以假设的方式去思考,如果生命还有三天,我最在意的是什么?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?

  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生命真相,也许就此会一跃而出。

  02 关系的完整和圆满,都来自人的内心

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我们都逃不出“关系”的樊篱。

  可是也许不到“那一天”,无人会反思关系里的某些荒谬。比如我们最擅长的关系推拉——有条件的爱。

  即便是对爱人、家人、朋友的爱,大多是基于某些期望值和一定条件的,所以当这些期望值和条件没有被满足时,现实生活的细节就变成了一根扎人的刺。

  一位家境颇为殷实的妈妈,某天回家看到自己十八岁的儿子穿着“让人憎恶”的破旧T恤,和朋友们混在一起。讨厌破T恤的她当即便暴走,与儿子恶语相向。后来她在模拟临终实验中构想了儿子的死亡,突然意识到,她是“不会让儿子穿着西装下葬的”,肯定会让他喜欢的破T恤随他入土。

  “为什么当死亡来临时,我才会爱上他真实的自我和他所喜欢的一切,而在生前却做不到呢?”母亲的发问正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:

  我们总想改变最爱的人,试图将他们塑造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。可是这样一来,我们往往也将最苛刻的条件施加于我们最爱的人身上。

  自我的超越认知,才是亲密关系里最关键的纽扣。

  释迦牟尼说: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,降伏自己,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。

  与其痛苦地改变伴侣,倒不如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更值得他们来爱。正如上文放下偏见的母亲,最终与儿子和解,获得了亲子关系的别样圆满。

  只有将我们置于爱之上的条件移除,我们才能在爱中寻得平静和幸福。

  03 我们的任务是感受生命

  余秀华在纪录片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里说:“一个人,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,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愿活着,努力地活着,本来就是一种胜利。活着就是胜利。

  听到这句话时,我是不信的。

  纵使脑瘫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,生活在偏僻的乡下,得不到想要的爱人,有一段磨人的婚姻。但她绝不只是活着这么简单,而是在用文字切切实实地感受着大地、生命和存在。这也是《人间生死书》给我们揭示的本质——濒死教会我们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。然后,我们不只是活着,而是深切地感受着生命。

  一旦解开活着和感受之间的关系,我们便不再害怕失去,因为失去会让我们成长,变得坚强而完整。失去的是生活的一部分,它不是全部,也不是未来,也许只是漫漫人生遗落的风景,不能再拥有,但可在心里细细收藏感受。

  我们不再迷失于时间,只有当下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。相同的时间跨度,对于每个人而言感受却是不同的。人生最大的挑战和乐趣,都在于完整地经历当下,拥抱可能。

  我们不再陷于恐惧,可以用爱和同情,消弭自己甚至是别人的恐惧。因为恐惧的根源都来自于死亡,了解了这一点,就具备了穿过恐惧谜丛的本领,获得平静。

  ······

  我们感受着生命,感受每一个活着的细节,同时也敬畏着死亡,从濒临死亡前衍生出种种思考。由于无法提前感受死亡,于是作者便让那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成为我们的老师。

  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宝贵哲学思考。

  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天,恰巧是中元节。在南方的不少地方,有路边祭祖的习俗。青烟袅袅,偶然入鼻,呛得泪湿双目,感受活着真好。

  写在最后:

  你还记得上次看海是什么时候呢?上一次在清晨做深呼吸呢?上一次轻触小宝贝的头发?全身心地享受一顿美食?赤脚走在草地上?抬头看夜空里的繁星?

  也许这些才是关于生命,关于当下,最神圣的意义。

  购买链接:

  http://product.dangdang.com/29118592.html

中国文艺报道

上一篇:故宫出版社推出《谜宫》系列第二部《谜宫·金榜题名》

标签
  • 哲学